Saṃyuktāgama
杂阿含经(Saṃyuktāgama)
Samyuktagama-sutra
《中国百科全书》中关于杂阿含经(Samyuktagama-sutra)的解释:Za'ahanjing原始佛教基本经典。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。
SaMyuktAgama
昙摩难提(Dharmanandi,义为"法喜")在把《杂阿含经》(Samyuktagama)翻译成汉语的时候,因为不了解这是一个复合词,于是干脆根据读音把它译成汉字,并且把它作为这首诗偈的题目。
samyutta nikaya
《杂阿含经》原名《相应阿含》,是原始佛教基本经典,是“四部阿含”之一。后世传诵中,误将《杂部》(南传佛教《小部》,诸经篇幅短小,事多杂碎,故名)之名称,覆译于《相应阿含》,故名《杂阿含经》。 近现代学者公认此为佛灭后“五百集结”中,最早集成的一部经典。全经包括五十一相应,乃佛祖在世时对弟子所说的重要教理,以“五蕴”、“六入处”、“十八界”为禅观,对“缘起”、“四圣谛”的阐释,了知一切法是“非常”、“苦”、“非我”,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。《杂阿含经》是禅修的经典,文章精简杂录,超过一千三百多篇经文,包含:“五阴诵”、“六入处诵”、“杂阴诵”、“道品诵”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