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朝又称殷、殷商(约前17世纪—约前11世纪)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。商朝前期屡屡迁都,直至盘庚定都于殷(今中国安阳市),及后的二百七十三年再没有迁都,所以商朝又叫殷朝。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殷。商朝晚期,中国的历史从半信半疑的时代过渡到半信史时代,但是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信史时代,则始于西周共和行政元年。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,相对于夏具有更丰富的考古发现。原夏之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朝后建立。经历了六百年时间,17代31王,末代君王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。商朝是一个男女平等、举贤任能、对鬼神虔诚、以质朴著称、重视法治的朝代,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。商朝自先商到晚商共14次迁都。目前在河北的邢台市、河南的安阳市、偃师市、郑州市都发现了城市规模的遗址,在邯郸市信阳市、辉县、新郑市等许多地方还发现大量商朝文化遗产。其中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,学术界对此看法比较一致。关于商朝的文献资料,多来自于其后面的周朝的纪录,汉朝司马迁的《史记》,以及商朝金文和甲骨文的记载。其中,甲骨文和金文(因多刻于青铜器上,亦称“铭文”)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。安阳的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后,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了司马迁《史记》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。近代,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蛮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区,如成都、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,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,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