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英
海獭
/ hǎi tǎ /
  • 简明
  • 新汉英
  • 现代汉语
  • 1
    海獭:一种分布于北太平洋海岸的罕见海獭,体长可达六英尺(两米),主要为棕色,但头部和颈部背面的颜色较浅,主要以贝类为食。
  • 2
    海獭:一种生活在北太平洋沿岸的水生哺乳动物,以贝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。
  • 网络释义
  • 专业释义
  • 1

    [脊椎] SEA OTTER

    ... Koalas 树袋熊 Sea Otters 海獭 Owls 猫头鹰 ...

  • 2

     sea a otter

    ... script t n. 手迹,手稿,副本 sea a otter 海獭 seafood d n. 海产食品,海味,海鲜 ...

短语
查看更多
  • 双语例句
  • 1
    然而,到了1750年,猎人们也开始瞄准附近的海獭种群。
    However, by 1750, hunters had also targeted nearby sea otter populations.
  • 2
    火海胆鲜红的颜色警告捕食者它的刺有毒。海獭是海胆的主要捕食者。
    The bright red color of a fire urchin warns predators that its spines are poisonous. Sea otters are the major predators of sea urchins.
  • 3
    海獭的减少会使海胆的数量增加,因为海獭以此为食,从而增加海胆对海藻林的食草压力。
    Fewer otters would have allowed sea urchin populations on which the otters preyed to expand and the urchins' grazing pressure on kelp forests to increase.
查看更多
  • 百科
  • 海獭

    海獭,学名:Enhydra lutris(Linnaeus, 1758),鼬科海獭属的一种动物。体长130-150厘米,体重30-50千克,尾长30-40厘米,雄性略大于雌性。前肢短而裸露,后肢长而扁平,趾间有蹼,成鳍状,适于游泳和潜水。 群居,除繁殖外,几乎终生海栖。夜间将海藻缠在身上枕浪而睡,以防止被冲走,并有几只轮流放哨。可潜水至50米深的海底,主要以贝类、鲍鱼、海胆、螃蟹等为食,常仰泳并将石块固定于胸部,把食物砸碎取其肉。由于生活环境恶劣,能量消耗大,海獭进食量达自身体重的1/3,为动物界之最。 分布于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。海獭皮下脂肪较薄,但皮毛极为致密,每平方厘米皮肤达12.5万根毛发,亦为动物界之最。高品质的皮毛引来人类捕杀。到1911年,全世界仅存下1000头,后经过保护才有所回升。 2013年CNN评选的世界最可爱物种排行榜上排名第五。
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