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英
满族服饰
  • 简明
  • 1
    满族服饰(满族服饰包括男子带马蹄袖的袍褂和女子长及脚面的旗装,主要分布在东三省,辽宁省最多,其他地区也有散居满族);
  • 网络释义
短语
  • 双语例句
  • 1
    旗袍起源于满族服饰,兴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上海。
    Qipao dress, thriving in the manchu originated in the 1930's Shanghai China.
  • 2
    旗袍是一种雅致的中国服饰,源于中国满族
    Qipao, as an exquisite Chinese clothing, originates from China's Manchu Nationality.
查看更多
  • 百科
  • 满族服饰

    满族服饰是指男子穿的带马蹄袖的袍褂,腰束衣带,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,女子穿的长及脚面的旗装,或外罩坎肩等。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,以辽宁省最多。另外,在内蒙古、河北、山东、新疆等省、自治区以及北京、成都、兰州、福州、银川、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数散居满族。 满族历史悠久,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, 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、黑龙江中上游、乌苏里江流域。 上世纪30年代,满族男女都穿直筒式的宽襟大袖长袍。女性旗袍下摆至小腿,有绣花卉纹饰。男性旗袍下摆及踝,无纹饰。40年代后,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,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,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,直筒变紧身贴腰,臀部略大,下摆回收,长及踝。所谓的京派旗袍,就是我们所说的早期满族妇女穿的旗装。2007年,满族旗袍制作工艺被列入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09年,满族服饰被列入第二批内蒙古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明松峰被列为传承人。2011年,刘淑芬、陈玉秋被评为满族旗袍制作工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

查看更多